原标题:好一个“甜蜜通道”
七月盛夏,八桂大地,空气中弥漫着果实的芬芳。各个边境口岸,一车车新鲜的榴莲、山竹、火龙果,带着东南亚的热带气息,通过广西的“甜蜜通道”,涌入中国市场。
据南宁海关统计,今年1—5月,广西口岸进口东盟水果总量达56.8万吨,同比增长50%,其中5月单月16.8万吨的进口量更创下历史新高,实现连续7个月的向上增长。
“东盟出产、广西集散、中国畅销”的供应链体系,把跨越山海的热带水果以最饱满的状态、最鲜美的滋味送上千家万户的餐桌。炎炎夏日,人们在品尝来自东盟的甜蜜与清凉的同时,也见证着中国与东盟贸易往来的蓬勃生机。
口岸魔法:刷新跨境生鲜通关速度
“手续办理完毕,请通行。”7月4日,一辆来自越南的冷链车满载山竹开进凭祥市友谊关口岸,不到10秒就完成了通关手续。开柜、核实、检查……位于友谊关口岸查验平台的现场实验室内,检测员通过“现场+中心”连线系统,缩短进口水果送样时间,最大程度提升检测速度,保障快速放行。
200多公里外,一艘装载新鲜榴莲的货轮驶入钦州保税港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从抵港到完成检疫检测放行,仅用了30个小时。站长于长晋介绍:“对于运载鲜活农产品的国际航行船舶,我们提供‘7×24小时’全天候通关保障,预检预录,随到随检,压缩企业物流成本超三成。”
不断刷新速度和效率的口岸魔法,得益于广西手握的“通关密钥”:
从“硬实力”上看,广西有22个对外开放口岸,覆盖水陆空全类型;拥有12个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为全国最多;北部湾国际门户港集装箱航线达76条,覆盖东盟国家主要港口。
从“软实力”看,各大口岸开设进境水果业务专窗,水果优先通关、优先查验、即到即走,力争实现6小时内通关;共有164家检验检测机构具备水果检验能力,以榴莲为例,口岸实验室检测通量达350批次/天,检测时长由原来的7—10天压缩至3—5天,实现“区内检、口岸检、快速检”。
当前,广西推出的《促进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贸易便利化若干政策措施》正全面发力,口岸“预约通关”“两步申报”、升级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升“智慧监管”水平等举措,让东盟水果通关时效大幅提升。
2024年,广西口岸共进口水果348.9亿元、248.8万吨,进口值排名全国口岸第一。其中,进口榴莲72.3万吨、227.5亿元,国内市场平均每3个进口榴莲,就有一个来自广西口岸通关。
中泰农产品进出口协会会长、泰国KAF集团董事长高一心表示:“近几年,广西实施的通关便利化政策,大大提高了进口水果的通关速度,加快了交易的节奏,助力新鲜榴莲畅销中国。”
“在中国—东盟水果贸易中,广西不仅发挥物流通道的作用,还积极担当标准的衔接者,推动实现榴莲、山竹等18项检疫标准互认,既是产业的转化者,更是扩大东盟水果输华贸易的积极推动者。”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会长曹德荣评价说。
集散革命:鲜果坐上“广西快线”
在中国—东盟(崇左)水果交易中心,叉车的隆隆声、匆忙的脚步声、计算器的按键音相互交织。一车车来自东南亚的榴莲、火龙果等正在过驳、交易,即将发往全国各地。数据大屏上,实时跳动着各类水果的交易动态,交易笔数、过货总量以及总金额等数据一目了然。
作为广西三大水果交易中心之一,中国—东盟(崇左)水果交易中心的核心区已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涵盖产品集散、线上线下交易、智慧物流、电商、展示推广五大功能,吸引了来自全国28个省份的客商参与贸易往来。
“这颗火龙果,从越南的果园出发到进入这里分拣,全程不超过两天,明天送到北京还是水灵灵的。”果商高先生随手拿起一个火龙果告诉记者,在“水果快线”“零等待通关”“节假日预约通关”等通关便利措施带动下,东盟水果进入广西的时间和运输成本大幅压缩。
为了让东盟水果安全快速进入国内市场,广西支持在南宁、钦州、崇左建设中国—东盟水果交易中心,落实海关总署支持广西建设进出口水果交易中心9条措施,制定20条口岸细化措施,全力打造面向全国和东盟各国的水果分拨中心、交易中心、加工中心。
目前,南宁依托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平台,已建成广西最大的水果交易中心,年水果交易量超过150万吨,其中进口水果超过30万吨。
钦州借助独特的港口优势,为东盟水果进口搭建起海上黄金通道。“钦州港航线覆盖东盟10国21个港口,东盟进口水果可通过海铁联运班列运达全国18省73市。”钦州市副市长陈敬恩表示。
现在,从凭祥进口的水果,7小时可达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30小时可达北京市新发地市场,实现了东盟水果从生产、集散到销售的一条龙服务。
南宁交通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符家和介绍,公司依托具备水果进口监管资质的航空口岸和覆盖所有东盟国家的直航航线网络,可以实现东盟水果快速流通,“以马来西亚猫山王榴莲为例,从树上采摘到通过货运航线运抵南宁,并最终送达客户手中,全程可控制在24小时以内。”
新加坡太平船务集团执行主席张松声表示,广西整合海陆空铁等多种运输资源,构建起高效便捷的多式联运物流网络,实现从东盟海运的恒温集装箱运输,到南宁仓库的温湿度精准管控,再到水果的快速运输和分拨,“未来会有更多的东南亚水果运到广西,让消费者真正实现‘东盟水果自由’,进一步丰富中国餐桌。”
甜蜜连结:舌尖狂欢全域联动
当暮色浸染邕江,南宁平西夜市飘散着热带特有的甜蜜果香。来自河南的游客小林咬开冰镇莲雾,紫红汁液染上嘴角:“我就是冲着体验‘东盟水果自由’来广西旅游的!”
一头连接着14亿人口中国市场,一头连接着7亿人口东盟市场,广西水果贸易市场空间广大、潜力无限。为了让这份甜蜜触达更广,广西邀请头部知名主播及各大电商平台同步促销。直播达人董宇辉表示:“今年我们继续出发,进一步加强与广西在特色优质农产品推广以及文化旅游产业方面的合作,为中国和东盟的水果贸易之路增添一份助力。”
广西拥有贯通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卖全国”的渠道网早已织就。
线上,拼多多直播间里,泰国山竹3分钟售罄10万单,主播高喊:“下一站,南宁仓直发!”消费者轻点手机,东盟水果就能从广西的保税仓库直发家门。
线下,沃尔玛、华润万家货架上,“广西通道”榴莲降价引发抢购,成为主妇青睐的国民水果。6月至7月,广西全域掀起东盟水果热浪,进商圈、进景区、网上专场、“桂字号”系列产销对接等活动接续开展,让东盟水果从口岸到餐桌的“接力”持续升温。
“广西在政策、资源等方面的支持,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佳农集团水果事业部总经理张景真认为,线上线下联动的产销对接模式,全面打通了东盟水果从产地到市场的链条。佳农作为进口商代表之一,切实体验到全链条的高效运转与时效保障,让新鲜优质的东盟水果更快直达千家万户。
随着RCEP全面生效实施,“最快通关、最大市场、最甜商机”是广西作为东盟水果进入中国首站枢纽的独特优势。而从“广西集散”到“中国畅销”,“人工智能+电商”架起东盟水果畅销全国的“云上高速路”。
“中国(广西)—东盟水果大模型正式发布!”6月18日,“东盟水果 汇聚广西 让畅购RCEP更便利更美好——购在中国·广西站”活动现场,随着启动按钮按下,这款AI利器将为全产业赋能,把广西的“果盘子”变成中国—东盟水果产业的“数字引擎”。
活动同步发起的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合作生态圈倡议,吸引6家科技企业加盟,加速AI在电商、智慧城市、水果贸易等场景落地。智平方(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广西合资公司总经理张鹏表示:“在水果的物流配送过程中,可以融入AI、大数据等技术,让物流的链路变得更高效、成本更低。”
与此同时,广西正加快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建设,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智慧化通关、物流、冷链、展示、销售、结算等进口水果全链条服务。
一条比古丝绸之路更鲜活的“水果动脉”,为中国—东盟贸易注入新动能。(记者 许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