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多维发力让民族团结融入民生温度-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政务信息推广 > 正文
2025 07/08 18:38:20
来源:贺州市委宣传部

贺州市多维发力让民族团结融入民生温度

字体:

  近年来,广西贺州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从社区细微处精准发力,创新推行“一五一十”工作法,让各族群众在朝夕相处中凝聚深情;聚焦安居乐业目标,为创业者排忧解难,推动发展成果普惠共享;以法治护航基层治理,化解矛盾纠纷,全力推动各族群众手挽手、心连心,书写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贺州答卷。

大钟山公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活动。

  八步区爱莲社区有一支助老服务队,谢爷爷和陈奶奶就是该服务队重点帮扶对象。谢爷爷瘫痪在床,子女在外地工作,陈奶奶独自照顾颇为吃力,服务队定期上门帮老两口打扫房间、购买生活用品。“这些孩子们对我们老两口很上心,心里热乎乎的!”陈奶奶说。

  贺州市积极探索“城市基层党建+民族团结同心圆”新思路,创新“1+1+N”工作模式,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格局。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围绕建设文明、友爱、阳光、温馨、和谐“五大家园”目标,提供党务居务、政策宣传、文体德美等“十项服务”,探索出社区民族团结“一五一十”工作法,推动各族居民在日常生活的互帮互助中加深情谊。

  “以前电动车没地方停,现在小区建了带充电功能的挡雨棚,再也不怕风吹日晒了!”富川瑶族自治县立新安置点小区居民黄献华说。

  “安居乐业”与“民族团结”已成为相互交融的时代主题,贺州推动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的实践,正是这一主题的鲜活缩影。

  贺州市创新构建“城市基层党建+民族团结同心圆”工作体系,以“1+1+N”模式凝聚辖区力量,推动10个城市社区党群服务大厅实现服务全覆盖。借助广西政务APP等“掌上”工具,32家直属单位的30余项便民服务实现“云端办”,累计为各族群众节省办事时间超10万小时。“就业导游”模式持续发力,通过开展“直播带岗”“云端访企”等超50场活动,帮助2000余名少数民族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在平桂区,一场以“产城融合”为引擎的安居工程如火如荼地开展。当地还开设瑶绣技艺、“非遗结绳技艺”等15个特色培训项目,让8000余名各族群众在掌握技能的同时,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平桂区围绕黄金珠宝、服装美妆等五大新兴产业,打造出“15分钟就业圈”,提供3000多个就业岗位。瑶族搬迁户冯梅自2020年至今在广西玲小可珠宝有限公司担任主管,月工资5000元左右,她“离家近,日子有盼头!”的心声,正是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生动写照。

  贺州市将法治理念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中,创新“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模式,构建起市域社会治理网格联盟,将平安建设党员先锋队、“红马甲”夜间巡防队等群防群治力量纳入网格服务体系,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治理格局。

  在八步区太白社区,每月一次的“小院邻议会”成为化解矛盾的重要平台。居民围坐在一起,共商社区事务、共解邻里纠纷;平桂区文华社区则依托“石榴籽工作室”,培养来自不同民族的“法律明白人”骨干队伍,以“拉家常”的方式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调解矛盾纠纷,累计化解矛盾63起,服务群众4000余人次。(何 丹)

【纠错】 【责任编辑:牙举成】